近視是由很多個基因決定的,每個基因發(fā)揮一點作用,在多基因作用下,再加上環(huán)境因素,最后造成的近視。每個人都可能有近視基因,遺傳的是容易近視的體質,而非近視本身。由于近視受遺傳和環(huán)境因素共同影響,并不是攜帶近視基因的人都會近視。目前比較常見的是單純性近視,也就是后天性近視,遺傳因素和環(huán)境因素后天性近視的的影響率分別占60%和40%,遺傳因素影響高于環(huán)境因素。
在遺傳中,父母中單方雙方患有近視的孩子,會比父母都不近視的孩子發(fā)生近視的概率高15%-26%;父母中有一位是高度近視時,其子女發(fā)生近視的概率40-60%。
在有遺傳因素的前提下,如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等后天環(huán)境因素,會激活遺傳因素從而導致近視。
沒有遺傳因素也會近視
對于那些怎么作都不近視的人來說,答案很簡單:運氣好+基因好。
但可不是每個人都有好的運氣加不近視的基因,千萬不要仗著父母雙方都沒有近視就不注意孩子的近視防控,沒有遺傳因素,環(huán)境因素也能直接導致近視的發(fā)生,雖然遺傳因素不可防,但是可以重視可控的環(huán)境因素。
上世紀80年代的人鮮少近視,原因不難看出,他們那個年代沒有電子產品,別說是現在的手機、ipad了,就連電視機都是奢侈品,消磨時間的方式大多是在戶外進行活動。
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發(fā)展,電子產品普及,國家對文化知識水平的重視,孩子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大大增加,戶外活動時間大幅度減少,近視率便逐年攀升。
6歲兒童的近視率超過9%
得近視的年齡越小,如果不加以控制,越易發(fā)展為高度近視,高度近視其中一部分就會進展到病理性高度近視,造成嚴重的眼病,嚴重損害視力,甚至致盲。
最近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的高度近視患病率高達6.96%~38.4%。
如果孩子在18歲前把近視控制在600度以內,可以降低青光眼、白內障、視網膜脫離、黃斑病變等眼病風險。
目前控制近視度數增長的方法還是比較有限的,大量研究數據表明,OK鏡近視控制效果在40%-60%之間(這里是指大樣本研究,而不是某一項研究或小樣本),算是延緩近視發(fā)展比較有效的一個方案。